top_title.jpg

[返回列表]

锡壶

[2010-11-24]

        锡壶工艺,自明代开始。其中尤以江苏吴中木渎、常熟产壶最佳。“盖以品质精良,实非他二所能及”。至清嘉、道以后,紫砂、彩瓷等包锡壶比较流行,同时开始有精品壶作为御用品进奉皇宫。锡壶同紫砂壶一样,亦有名家制壶传史,明有朱端之、清有杨彭年。

        锡壶的制作与生产,最早可上塑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。其制作工艺自春秋战国以后,开始有错金、错铜、线刻等工艺,至明清以后,又出现包紫砂、瓷、槟榔木等技法。除大大丰富了锡壶的装饰色彩与形式外,还改善了锡器本身材质的某些缺点,使其强化了使用性。

      锡壶分为“本色锡壶”、“包镶锡壶”、“异形锡壶”、“功用锡壶”四大部分。
      “沈郎煎锡白于银,翻出壶天异样新。料理候汤点春茗,不须阳羡问龚春。”永安历史上,城乡民众长期有使用锡器的习俗,打制锡器成为外来手艺匠人,融入本地社会的一种重要的传统行业。
        锡器匠,又称为锡匠或“腊匠”,永安方言谓曰“打锡”。旧时,江湖行帮上称其为“易邱”、“光亮窑子”。在“三教九流”里,属“中九流”。该行供奉“太上老君”为行业祖师,部分地区则拜“白云老祖”。两位祖师爷均白发须眉、道骨仙风,一有八卦神炉,一有锤子、剪刀,徒子徒孙所制器物自然是神气非凡。在我国的商周时代,人们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开采和冶炼锡矿。锡质温润、光亮鉴人,除了常与铜合铸青铜器外,它本身也是制造器物的重要材料。南北朝时,王室贵族常以纯锡制作牛、马、猪、羊等冥器。唐、宋两朝,民间锡质茶、酒等日用器皿已开始流行,以致对锡器的优劣展开了激烈的争论。唐代苏廙在《十六汤品》中提出:用锡制茶瓶煎的水是“缠口汤”,他认为这种水“腥苦且涩,饮之逾时,恶气缠口而不得去”。而明朝的周高起却认为:“惟纯锡为五金之母,以制茶铫,能益水德,沸亦声清”。永安文博部门曾在茅坪,出土明嘉靖五年(公元1526年),“车竹处士李君墓志铭”一块,碑文由广东揭阳知县撰写。墓内陪葬器物仅一锡制四脚支架小供台,此外一无所有,体现了墓主的清贫儒雅。清人方以智在《物理小识》中称“收贵锡瓶”,死后能有一锡供相伴,“此生足矣”!古人虽对锡质器具的看法不同,但一点也不影响它在民间的广泛使用。锡器从明永乐年间开始盛行,并持续不断地扩展和延伸它的使用范围,直至清末民初。在永安农村,许多乡民至今还割舍不下使用锡器的习惯,喝茶饮酒仍以锡壶为上佳,拜庙祭祖有一对锡烛台便算是有根基。
        明清时期,锡器业已是全国性的工匠大行。他们以师承关系延续技艺,有严格的行帮规矩,师徒关系有如父子,一经确认便终身不变,业内以行活切口来维护自身利益。他们称锡为“白描”,模具为“圆臼”,鎯头为“虎头”,剪刀为“仙鹤嘴”,铁架为“象鼻”,地平夹为“蝴蝶板”,火炉为“狮子头”,铁镬称“笠帽”或“蒸万”,叉刀称“老鼠尾”等;锡器制品也有业内称呼,如锡瓶为“大肚”,锡烛台为“同钉”或“耀台”,锡茶壶为“弹嘴”或“双环”,锡酒壶为“踏瘪”,锡碗为“仰承”,锡盘为“手照”或“事件”等。数目往来,则以且、衣、寸、口、丁、龙、青、戈、欠、田等隐替。清代沈存周、卢葵生、朱坚等都是制锡高手,他们的诗句锡壶、锡胎人物漆沙壶、梅花诗句锡壶等精美锡器均为国宝级珍品,堪与制紫砂高手龚春媲美。
        永安锡匠,据旧县志云:明清两朝“仍属汀州人”。民国时期,有浙江籍名锡匠胡隆海在永安城关设铺开业,并收有多名徒弟。据向地当事人了解,锡匠学徒要有中人做保,立有拜师学艺字据,三年期内生死天定,吃、住由师傅包干,每年冬、夏两季各有一套衣服,过春节有压岁红包大洋2枚。徒弟日常除学艺外,还需帮助师傅做些家务,三年学徒期满,还需“谢师”一年,其后便可受雇或自立门户。永安锡器店多为临街而设,亦铺亦坊、设施简陋,木制橱柜摆有成品或半成品锡器,柜台外即是作坊。一般顾客可洽买成品,也可现场按样加工,如是旧器翻新,讲好差价互补亦可照做,经营手法十分灵活。永安锡匠对锡质的好坏,仅凭肉眼即可作出判断,将其分为点锡、对锡、皮锡三种,前者颜色似银,质地柔软、纯正,富有伸展性。制成锡器后,色白质细光泽耀人,为上佳材料。后者色暗质粗,泛黄色、含有糙铜铁,无韧性易脆断,俗称“狗牙齿”。民国27年(公元1938年),永安锡器业最辉煌的时候,较大的铺面有:振兴锡器店、艺兴锡器店、隆兴锡器店、文通锡器店等四家,宝号店东分别是:胡振兴、包国文、胡隆海、胡文通,主要分布在新街、中华路一带。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锡匠,仅在家中或挑担下乡揽活。本地的锡器主要有两大类:一是祭祀用器,如香炉、冥供、烛台、花扦等;二是生活用品,主要有茶壶、酒壶、水壶、汤壶(暖壶)、贮罐、火锅、烟盒、粉盒、杯盏、夜壶、痰孟等。永安当时一些有钱的人购置锡器,以24件为一大套,若购置半套为12件,小半套为6件。有的军政大员和豪门富户为追求时髦、讲究气派,还提供图样由锡匠打制莲花吊灯座罩,然后悬在舞厅或客厅,以为炫耀。平民百姓购置不起大套件,但在儿女婚嫁时一对锡烛台,两只茶、酒壶均是必备之物。永安锡匠打制的锡器,造型美观、独特,极具闽中风格。因锡质柔软易于浇铸和模压成型,故锡匠有“腊匠”之说,工艺流程即:熔解、压片、裁料、造型、刮光、焊接、装饰、打磨、雕刻等,甚至还可用锡包瓷、锡包玻璃、锡包铜等工艺,如著名的清代杨彭年制石梅铭锡包壶,已被国家文博部门视为奇珍。永安锡器现留存于世的以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居多,明代旧器已极少见。经多方收集整理,本地的锡器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,精美的锡器多配有图文,如烛台有雕刻或镂空的“福、禄、寿、喜”等文字,锡器上常见图案有:龙凤、仙鹤、喜鹊、兰花、水仙、牡丹等珍禽异兽、花鸟鱼虫、神话传说、民间故事等,散发着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。在锡匠中,还流传着“鍚、荼、壸”的趣闻。据说,两广总督张之洞喜好锡茶壶,自号“壶公”。一日,有个花银子买官的侯补知府来拜见。张在兴头上有意考他,便在纸上写下“鍚、荼、壸”三字叫其识认。侯补知府一见便脱口而出:“锡、茶、壶”是也。张听后笑道:能识“锡、茶、壶”尚可造就,着读书五年,再来听鼓!其实,“鍚”音“阳”,是金属的一种,“荼”音“途”,是植物的一种,“壸”音“昆”,是宫中的道路。“鍚、荼、壸”三字,每字比“锡、茶、壶”多一画。


[返回列表]

广东省博物馆 深圳市博物馆 佛山市博物馆 顺德博物馆 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

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. 三水博物馆版权所有

 粤ICP备16128238号

佛山网站建设:凤软网络

1.jpg

关闭